项目类型 |
项目简介 |
项目数量 |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
2023年7月批次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拟设立25个项目,结合企业实践项目以及面向学生开放的实践资源,完善实践教学课程,探索产业项目转化为学生实验、实践的方法和路径,共建实践平台,更新实践项目案例尤其是大/中型项目案例的综合性实验,强化实验室建设,帮助院校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并储备大学生实践教学资源库,提升高校硬件配置实力及创新实践软能力。 |
25 |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拟设立5个项目,基于行业复合型人才匮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高层次人才紧缺等问题,支持高校深入开展新工科方向多样化的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成果,在新兴工科的课程体系、新形态教材和教学内容、在线开放课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实现突破。 |
5 |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芝诺数据通过改善相关课程体系,以行业内容生产创业课程为主导,以项目实战为核心,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提供企业师资技术指导的方式,将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促进相关专业与新专业的设置,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新技术的应用融入职业教育思维,推动院校在“双创”大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和推动创新,构建集学习、实践、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育孵化平台。 |
5 |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1)设立示范课程项目10项。拟支持的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并完善产学合作的专业资源库。(2)设立教改项目15项。支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拟支持的方向同上。同时以芝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为基础,推动合作院校在线学习,促进高校的在线学习建设,实现在线课程管理、师资管理、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 |
25 |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 |
师资培训 |
拟设立5项师资培训项目。围绕新兴数字产业,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与合作院校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合作立项研发、优化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增设大/中型综合性实验等方法,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 |
5 |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开源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芯片”、“智慧产业”等 |
2022年5月批次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完善职业发展课程与实践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精准就业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 |
30 |
计算机、物联网、智能制造、软件工程、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统计学、金融学、数学、管理学、电力等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针对高校“新工科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运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以开发相应的线上线下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协同育人基地等形式,促进校企双方在横向科研课题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新工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复制推广。 |
5 |
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计算机、新媒体等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竞赛、实践训练体系、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助推教育大数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网络工程等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针对高校就业、创业相关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训营、创业先锋班等,将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模式、考核手段、教学资源的变革,建成能够满足学业评价改革需要的一流学科课程(专业)体系、一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健全过程化教学考核、毕业考核质量体系,将信息化技术、方案体系、教学内容推广应用。 |
25 |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方向 |
师资培训 |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协助高校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和项目实操能力,让公司研发领域的开发经验赋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
5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