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类型 | 项目简介 | 项目数量 |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 2022年4月批次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主要围绕产业热点、前沿技术,将行业最新人才需求标准引入教学过程,本源量子将面向“物理学”、“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相关专业,提供国内首套全物理体系量子计算教学系 统及符合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量子计算教学资源等设备与资源,助力 高校开展量子计算实验教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建设适 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及教学模式并推广应用。 | 10 | 物理学、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 |
师资培训 | 主要针对“物理学”、“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专业,有量子计算课程教学需求且师资力量薄弱的高校,通过本源量子在产业及教学领域多年的探索成果,协助高校培养集量子计算理论与产业应用技术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提高院校师资教学及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向产业应用改革,为高校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等特点的新一代科技人才夯实基础。 | 10 | 物理学、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力争为各高校打造符合专业 发展的实训场地、人才培养基地及科研场所。基于“物尽其用”原则, 本源量子依托量子计算编程系统、量子计算虚拟实验室系统以及真实量子云等系统平台,通过对传统计算机房、计算机实训基地及计算机 实验室等场所进行赋能升级,尽力避免学校硬件二次投入,把建设资 23 金用在“刀刃”上,校企合作打造具有示范效果的实践环境建设模式, 带动周边产业创新发展,定向输送具备实操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 5 | 物理学、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新工科建设项目旨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快速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本项目将面向高校计算机、金融工程,生物医药、化学工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学科方向,围绕前沿科技产业人才需求,依托本源量子核心技术及人才实力,校企就“学科专业 量子计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融合量子计算技术的交叉学科建设改革成果,包括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工 科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成果。 | 5 | 计算机工程、金融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 | 2021年6月批次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新工科建设项目旨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快速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本项目将面向高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院、专业,围绕前沿科技产业人才需求,依托本源量子核心技术及人才实力,校企就“学科专业+量子计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育人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融合量子计算技术的交叉学科建设改革成果,包括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成果。 | 5 | 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响应量子计算、量子测控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要围绕产业热点、前沿技术,将行业最新人才需求标准引入教学过程,本源量子将面向计算机、芯片制造、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航空航天等相关专业,提供国内首套全物理体系量子计算教学系统及符合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量子计算教学资源等设备与资源,助力高校开展量子计算实验教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及教学模式并推广应用。 | 15 | 计算机、芯片制造、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航空航天等相关专业 |
师资培训 | 随着教育信息化2.0逐步推进,教师信息化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应对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双师型高阶教师人才培养也在各高校如雨后春笋。本次师资培训项目主要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产业,通过本源量子在产业及教学领域多年的探索成果,协助高校培养集量子计算理论与产业应用技术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提高院校师资教学及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向产业应用改革,为高校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等特点的新一代科技人才夯实基础。 | 15 | 计算机、芯片制造、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航空航天等相关专业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请参见项目指南 | 15 | 计算机、芯片制造、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 |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公司名称 | 承担学校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类型 | 批次 |
---|---|---|---|---|---|---|
202102246001 | 面向新工科的量子智能计算课程建设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季薇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2 | 量子计算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探索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大学 | 杨杨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3 | 量子计算在《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郑州大学 | 郭海中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4 | 面向实验实践的量子计算课程建设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 梁超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5 | 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师资培训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工业大学 | 刘丁 | 师资培训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6 | 量子计算机技术师资培训体系构建的探究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湖州学院 | 寇爱军 | 师资培训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7 | 基于产学合作师资培训开展量子计算课程建设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王志敏 | 师资培训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8 | 面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量子计算教学实践条件建设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刘福东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09 | 校企共建量子计算人才培养基地模式和路径研究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石金晶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46010 | 校企共建量子计算实训基地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王晨辉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2021年第二批 |